有没有哪部国产电影战争戏太过逼真,让你对战争产生恐惧
《黑太阳731》真实的还原了日军在进行的一系列恐怖实验的全过程,这其中包括了“冻伤实验”、“活体解剖”、“低温实验”、“减压实验”等一系列残忍的实验,令人不寒而栗。
一,“冻伤实验”:将妇女着,双手在零下几十度的空气中,然后不停地用瓢舀起冰水浇在该妇女手上,直到双手结了一层冰,冻得硬硬的。之后又马上将妇女的手浸泡在温水中,直到双手软软地垂直下来,这时日本人使劲一捋,把妇女双手的皮肉象脱手套一样地脱了下来,双手顿时只剩下森森的白骨,妇女撕心裂肺地惨叫起来。非常恐怖。
二,“活体解剖”:诱骗小乞丐接受“身体检查”。小乞丐被麻醉后,日本人残忍地将其开膛破腹,把心脏、肝脏等器官一一取出,刚离开身体的心脏在日本人手上还在跳动。
三,“低温实验”:让受害者把手伸入超低温冰箱里,完成速冻。日本人再用短棍敲打受害者的手指一根一根地打落,就象打断冰柱一样,能清楚地听到骨头碎裂发出清脆的声音。
四,“减压实验”将受害者把放入密闭的舱室,抽空气以降低舱内气压。平时人体内的液体和空气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平衡,当短时间改变外部压强时,由于内部压强比外部大,于是人体就膨胀,就像要爆炸了一样,内脏全部涌出来。
这部电影演得很逼真,据说有部分尸体用的是真的尸体。说实话我看不下去,受不了,恐怖的同时看到我国受难,用言语无法形容。在犯下滔天罪行远不止电影里所演的。
如何评价游戏《毁灭战士:永恒》
—— 杀穿地狱,拯救地球
《毁灭战士:永恒》战役模式 IGN 9 分:近年来最棒的 FPS 单人战役
编者按:全宇宙唯一指定屠魔毁灭战士又回来啦!IGN 编辑认为本作在坚持系列核心玩法的同时为战斗加入了更多策略要素,带来了近几年最棒的 FPS 单人战役体验,整体效果超出之前的预料,因此得到了很高的分数。
《毁灭战士:永恒》将于 3 月 20 日发售,登陆 PS4/Xbox One/PC 平台,任天堂 Switch 版将于 12 月 31 日发售。
注:文中译名皆为暂译,游戏发售后将更新为官方中文
「本篇为《毁灭战士:永恒》单人战役评测。多人模式将于 3 月 20 日发售后上线,届时将另出一篇多人模式评测合为总评。」
当我能轻松干掉掠夺者(Marauder)时,我就知道《毁灭战士:永恒》做出了自己的风格。这些手持战斧、受恶魔们崇拜的骇人战士在游戏中期首次登场时可是个棘手的麻烦。不过在我获得了许多强力的升级后,战场上的形势便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毁灭战士:永恒》不仅保持了 2016 重启版《毁灭战士》那狂野、高速、生死就在一瞬之间的战斗节奏,更是加入了新的配方,为 15 小时的单人战役带来了更多策略性、重玩性与非凡的满足感。
有的优秀作品将精雕细琢的游戏设计付诸于实,有的优秀作品则是单纯的好玩,而《毁灭战士:永恒》则二者皆有。没错,徒手将恶魔撕成两半带来了单纯无脑的快乐,不过《毁灭战士:永恒》让你在游戏中不断完善这个玩法,让你学会用多种方法,更快、更好地消灭恶魔。很快,你就能自如地迎战多个恶魔,其中还包括 2016 重启版中没有登场的《毁灭战士 2》经典恶魔们。
像我一样的老玩家应该还记得不断喷吐迷失亡魂的痛苦元素(Pain Elemental),以及疯狂纵火的阿奇.瓦伊尔(Archvile),它在 1994 年的《毁灭战士 2》中可是玩家要面对的最大威胁之一。与敌人缠斗的场景无论在帧数表现还是玩法上,都能让大部分第一人称射击游戏黯然失色,而这样的战斗在《毁灭战士:永恒》中早已是家常便饭。事实上,《永恒》在我的中端 PC(CPU:i5 3.5Ghz,16GB 内存,显卡 RTX2060)上都能全效运行,无论是怪物还是环境都比 2016 版看起来更加细致。
就在你成为恶魔们众矢之的的目标时,《毁灭战士:永恒》却引入了一项出其不意的设计:让玩家在疯狂屠戮的同时还要开动脑筋。你需要像赛场中的四分卫一样明晰战场的局势,在恰当的时机展开攻击。从最基本的设计来说,这款游戏与 2016 版《毁灭战士》一样,你大可以直接略过杂兵,把它们留到后面的战斗中收割资源。
不过在《永恒》中,许多血量厚的恶魔如马库巴斯(Mancubus)和巨脑魔(Cacodemon)都有可以攻击的弱点。举例来说,瞄准马库巴斯手中的火箭发射器射击就能瘫痪它的攻击,而往巨脑魔口中塞一颗手雷则能让它瞬间变成可进行近战荣誉击杀的状态(顺便一提,本作中还引入了许多新的击杀动画)。这样的设计鼓励玩家在热火朝天的战斗中依然保持精准,而不是向着敌人无脑突突。
《毁灭战士:永恒》听说玩家都喜欢升级,所以这款游戏对自己的升级系统进行了升级,让玩家们能够在升级的过程中进行更多升级。正如前作,武器升级能够解锁新的开火模式与终极效果;可收集的符文能带来三个可更换被动,如:荣誉击杀后快速移动;哨兵水晶(Sentinel Crystals)能够带来新的能力、提高生命值、或是护甲上限;执政官铠甲代币则开放了许多可选技能,从强化手雷到更详细的地图不等。
与此同时,你也能用新的火焰喷射器点燃任何敌人,这样的攻击会让他们掉落护甲,帮助你接着战斗下去。很多时候,在恰当时刻焚烧敌人乃是获得胜利的关键。
如果你缺子弹的话,你要知道,在《毁灭战士:永恒》中电锯不光能秒杀大部分敌人,这个终极近战武器还能为你生成,在你弹尽粮绝的时候补充关键的动力。所以,如果你子弹不够了,就消耗油料将三个小恶魔锯成两截,然后在五光十色的子弹雨补充吧;或者你也能把油料留给那个一直打不过的大怪,一劳永逸地解决当前的问题。总体来说,本作中的改进与新加入的机制保持了《毁灭战士》中优秀的战斗节奏,同时又将战斗体验打造得更加深度与多样化。
如此一来,战斗的过程就变得尤为紧张刺激。整场战役中,你需要运用到手中的每一项能力,包括双重闪避、二段跳以及攀爬 —— 这也是《永恒》着重于自由探索的关卡设计而引入的新机制。在游戏高速的移动节奏下,这些能力在战斗与环境解谜中都能发挥作用。如果需要片刻宁静来重新思考战术,你也可以远离嗜血恶魔去四处探索地图。
本作中的最佳新武器无疑是致敬 1994 版《毁灭战士 2》的超级霰弹枪,这是一款前端装有肉钩的双管猎枪,它能够将你拉向钩住的恶魔,对它来个贴脸猛击。两枚霰弹从锯断枪管中射出能够造成最大伤害,这把枪还能让你的身法更加灵活。总体来说,游戏中加入了许多新的屠魔选择,似乎我们见不到两位完全一样的恶魔猎手。多样的武器和技能不仅为玩家们带来了聊天的谈资,同时还为游戏带来了极高的重玩性。
《毁灭战士:永恒》一如既往地带来了许多可供收藏的「秘密」。有的秘密就放在你眼皮底下,向你发出平台跳跃挑战。而有的则藏在地图深处等待你去探索。
《毁灭战士:永恒》宣传片
大多数解谜都需要玩家将二段跳接冲刺的平台跳跃技巧发挥到极致,才能抵达藏有秘密的位置。在这部作品中有着更多第一人称平台跳跃元素,这也让游戏体验变得更棒了。拿到秘密的奖励可能是升级点数、也可能是恶魔们的大头玩具。解谜的满足感不光来源于获取奖励,解谜的过程本身也有一定的乐趣,而且这些小小的谜题也为不停厮杀奋战的玩家们提供了片刻喘息的时间。
在不同任务间隙我们会回到毁灭要塞(Fortress of Doom),这里是毁灭战士环绕地球飞行的总部/男人窝(这个基地中真的藏有一个男人窝,千万不能错过)。整个要塞的体量对比起它起到的作用来说过于庞大与空泛,不过你能在这里听到过去 25 年间所有经典 id Software 配乐,强烈建议大家一试。
正如重启的前作一般,本作在疯狂屠戮的战斗背后还带来了大量值得思考的剧情。《毁灭战士:永恒》讲述了一个新奇的故事,但你只能通过阅读文本记录而非惊天动地的演出来获知。最初我还能习惯,但随着我一次次去拯救地球与全人类,我对阅读文件也渐渐失去了耐心,满心渴望见到更多动作戏。希望在可能推出的第三部作品中,他们能更好地将剧情与玩法结合起来,至少像许多其他游戏一样以音频的形式播放,这样我才能在游玩的同时了解游戏的背景故事。
15 小时长的单人战役全程劲爆无尿点,不过《毁灭战士:永恒》不仅于此。除了内容丰富的战役之外,每一关中还藏有「屠魔者之门(Slayer Gate)」与隐藏的限时战斗,为玩家带来额外的挑战与奖励。大师级关卡中,你能在高难度恶魔的围攻下重新挑战战役。此外还有一个 2v1 的不对称多人「战斗模式(Battlemode)」,这也是《毁灭战士》系列中最为独特的竞技多人模式。我们将于 3 月 20 日游戏发售服务器上线后另行评测多人模式。
对我来说,《毁灭战士:永恒》的精妙之处在前往第一场 Boss 战的途中便体现得淋漓尽致。大致从「人间地狱(Hell-on-Earth)」任务的三分之一处开始,游戏便慢慢调动气氛,在 Boss 完全登场前不断试探。当 Boss 终于复活、我们在一番苦战击败它之后,毁灭战士穿过一道传送门,与我们势不两立的神明表示「我们和你还没完呢!」紧接着便开始了下一场更难的 Boss 战。
没有任何喘息的机会、也没有任何生命值与补充,你就这样重回紧张刺激的战斗。在最终取得胜利后,我整个人感觉棒极了,而且是那种喜极而泣般的激动,没有任何其他单人游戏能让我在取胜后说出如此多的庆祝语句。在这场 Boss 战的体验中,作曲家 Mick Gordon 全新重金属配乐的功劳同样不可小觑。
总评
简单来说,《毁灭战士:永恒》有着近几年来我玩过最棒的 FPS 单人战役。作为重启后的第二部作品,本作虽然少了一些新奇感,但充满张力的趣味战斗却丝毫未变。《永恒》在本就优秀的 2016 重启作品基础上推陈出新,与玩家达成了无声的默契:只要你能跟上本作的节奏,它就能适应你的玩法。你将不断学会如何更快、更机敏、更有效率地进行游戏。同时,游戏不断为你提供新的武器与能力,方便你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屠魔风格,尽享这一道酣畅淋漓的盛宴。
二战东线有多恐怖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恐怖?这地已经不是用恐怖可以形容的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西线的德国人不管遇到了谁,他们可以用小时,再不济用天来计算拿下对方的速度,闲庭信步犹如逛菜市场,然后赶鸭子一样把英法联军赶下了大海。
而在东线,你快拉倒吧,对战双方,往往是在一户人家的大厅两侧进行射击,想要占领这户人家的厨房,也许已经是几个小时以后的事了。
当然拿下了厨房,你以为你就占领了吗?不,没有几次争夺,是不可能的,然后他们再踹开另一户的大门接着争夺大厅,然后是厨房,同样的事情,再重复一遍,场景一样,只是背景换了不同的沙发和餐桌。
这不是在说笑,而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列一组数据您就明白了,还记得有一本书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这书的作者二战打起来的时候,还是一名稚嫩的高中生,当战争结束以后,回到故乡,一个班的男生,活下来的只有他一个。
放眼整个学校,活下来的男生,不足俩手巴掌,这还包括哪些残废的。
当时这位作者就说,他们这代男人,能活到二战结束,不足3%。
当然这个数据只是他个人在悲愤中的一个猜测,事实上有百分之80%的人没有看到胜利的曙光,剩下的20%不是胳膊少了,就是腿没了,健全的人没有多少,顺道说一句,他们还是二十来岁的小伙子。
苏联人为此付出了二千七百多万人的代价,而德国人80%的死亡人数全部集中在东线。
一线的惨烈程度有多高,您是想象不到的。
到了中后期,苏联一线的政工人员损失更为惨烈,到了这个时间点上,苏联人就明确下发了文件,不允许一线的政委带头冲锋。
为什么?因为这些政工人员苏联都快要找不到合适的替代者,这些人的政治觉悟很高,德国人抓到了直接枪毙,压根不会接受什么投降,而这些政委的字典里压根就不会有投降二字。
一支部队有政委在,这支部队就绝对不会被打垮,哪怕剩下不多的几个人。
大家伙还记得网络上有一个有关二战的图片,一个政委站起身子,高高举起他的手枪,带头冲锋的照片吗?这是他生前最后一张照片,因为不久之后,他就到在了冲锋的路上。
这些政委的阵亡率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但最低的说法也是在68%,最高已经达到了90%。
举个例子,您就明白了,您看过《我们的父辈》这个德国人电视剧吗?
有一集,一个德国连队包围了一个苏联人的小据点,这个小据点只有一挺机枪和四五个人。
整个区域大部分都已经被德国人拿下来了,似乎在一般人的眼里,再守下去其实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你除了蹲在哪里恶心一下德国人,没有别的意思。
但他们压根就不接受投降,因为这里面就有一个政委。
守下去没有意义,这仅仅是一般人的想法,他们的想法是打死一个德国人,就少一个侵略自己家园的德国人,至少可以为以后的胜利做哪怕一丝丝小小的铺垫,也是不错的。
仗都打成这样了,别人骑在脑门子上了,你还投降?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这个据点被拔出是所有人都能够预料到的事,三个苏联人被抓了出来。
德国人拉出其中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就准备直接杀掉,主人公有些惊讶说:“他们要接受审判!”
而回答他的一个德国士兵说:“这是一名政委!”
就是这么简单,整个过程那名政委一句话都没有说,眼神里只有淡淡的嘲讽,没有愤怒,只有嘲讽:“你们一定会输的!”
因为他们相信,所以带动着所有的苏联人都相信,最后的胜利只有苏联人,而不是什么德国人,他们都应该。
所以这其中的惨烈,已经不能用文字去描述了。
这让俺想起法国人,他们的腿真快,一路撒丫子就能狂奔,网路上不就有一个梗吗?说法国人就没有输过,因为在输之前,这丫就已经投降了。
时间走到现在,法国不是有一个导演说苏联人打不起硬仗,简直是在扯淡,他是不知道啥叫硬仗,战斗的民族可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戴在头上的,这标签不是吹就能吹出来的。
法国人能打硬仗?好吧,请你告诉俺,督战队这玩意是那个家伙整出来的?貌似这就是法国人的专利吧!
对了,巴黎投降这事,好像也看不到多大硬气。
这似乎有点扯远了,咱接着说。
最后说一点,其实整个东线恐怖不恐怖的没多大意义,因为在这个战场上,他们连打扫战场的时间都没有,交战双方的尸体到在战壕里,或者雪地里,只能等待冰雪消融,任其腐烂,然后抱着他们的武器,慢慢的沉入泥潭一样的大地。
现如今俄罗斯不是有很多的挖土党吗?他们在挖掘这些战场的时候,总是能够发现,这些死亡的人,依然保持着他们临死前的样子,没人动过。
说了这么多,似乎有点空,咱补存点实际的例子。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大家伙都知道吧,一家伙就打了六个月,每天死亡的人数不是几千就是上万。
一个士兵的存活时间不足二十四小时,有的数据更加的夸张,不到九分钟,当然不管是那个数据都是很夸张的,但事实就如此。
当然他们的军官会好一点,但也不过是三天而已,而三天都死不了的军官,差不多已经是团长了。
为嘛会成为团长呢?因为,那个时候一个团塞进去,差不多也就是三天的功夫就被打光了。
德国人在斯大林格勒的推进不是用公里来计算的,而是用米。
而苏联人生产武器的工厂其实就在双方的交战区,德国人打过来了,工人们扛着武器去把德国人打跑了,然后他们再急急忙忙的跑回来生产武器,就是这样子的,活着的人生产,打仗,死的人的压根就没有时间把他们给埋了。
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只有八十万人口的城市,就剩下不足八千人口。
格勒保卫战打了半年多,一百五十万的苏联人死在了这里。
白天这里到处是炮弹,子弹的声音,到了晚上双方默契的休息,天一亮接着打。
这不是打仗,这是血肉磨盘,活生生的人塞进去,没多久就变成了尸体。
这也是为什么,当盟军打到柏林的时候,美国人和英国人想要和谈一谈的时候,苏联人表示他们不同意,凭什么?砸了别人家的锅,弄死了别人家的孩子,然后蹲在桌子上口吐飞沫的叫唤两声就完了?不可能!于是苏联人用三十万人的性命,告诉德国人没事别惹俺!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有哪些代入感很强的游戏
游戏作为我们空闲时刻的一种消遣,而有些人玩游戏喜欢玩真实感比较强的游戏,这类人通常比较用心去玩游戏,那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几个代入感比较强的游戏。
1.《战地1》
《战地1》是一款第一人称视角的射击类游戏,在多人模式中有四个不同的角色,还有多种多样的装备武器和载具。作为一款战争题材的游戏,《战地1》的代入感确实非常的强了,在游戏中没个角色都有自己明确的定位,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而不是像一些垃圾游戏充了钱以后能够手撕之类的不科学设定!这款游戏不管是剧情还是画面都非常写实,当你玩战地1提刀冲刺的时候,那种战士的吼叫声会让你感到身临其境!
2.《逃生》系列
这是一款潜入式逃生动作游戏,游戏背景就是玩家充当一名记者去调查重新开门的精神病院,这个背景下让人有点瘆得慌,玩家通过自己不断的调查来推动剧情的进行,玩家在没有任何武器的情况下在这个布满魔和精神病人的建筑内寻找证据,在这种环境下玩家能够切实的感受到恐怖和绝望。
不得不说的是,玩家需要通过在一个带有夜视功能的摄像机来观察周围,而这个摄像机是有电量限制的,而摄像机需要通过在游戏中随机找到的电池来维持,给人一种非常强烈的紧张感,代入感Max
3.《孤岛惊魂3》
《孤岛惊魂3》是一款策略动作冒险游戏,玩家在游戏中徘徊于一个神秘的热带小岛上,不同的选择都会影响游戏的剧情走向,你需要在这个毫无道德的岛上通过潜行、厮杀来找到一条生路。游戏还开放了合作模式,这里的合作是利益性的合作,不单单是共同生存对抗敌人,而且也存在资源的不平等分配和争夺,简直就是现实社会的映射,可以说是比较完美的还原了真实的情况。
4.《生化危机7》
这款生存恐怖类游戏的大作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第七代比前面的作品都更加注重恐怖这个元素,玩家的视觉切换为更骇人的虚拟实境“隔离视觉”模式,恐怖的写实感达到了顶峰。这款游戏不管从画面还是剧情来讲都是非常能够让玩家身临其境的,人物的性格也描绘得十分得当,在层层叠叠的恐怖之中,玩家没有任何退路,在这一切之下,玩家将进入恐怖求生的新世界!
游戏代入感强不强是一点,玩家对游戏的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如果玩家能够对游戏有比较深的理解的话,那也更容易把自己代入到游戏中去。当然了,每个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上面就是我给大家分享的几款我觉得代入感非常ok的游戏。
PS:欢迎小可爱们搜索“任玩堂”或“appgamecom”关注任玩堂公众号,更多新游资讯尽在任玩堂!
上甘岭到底是怎样打赢的,能顶住200万发炮弹和6万人43天
上甘岭战旗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时,朝鲜战场上的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陆军中将范弗里特通过美联社驻汉城的记者向全世界宣布:“一年来联合向所发动的一次最猛烈的进攻——金化攻势正式开始了!”
范弗里特
这里,美国人范弗里特所称的“金化攻势”,就是我们战史里的“上甘岭战役”!(上甘岭其实是个小山村。它在朝鲜中部的战略要地——五圣山的南坡上,它的一边是个标高为537.7的高地,另一边是597.9高地。这两个高地背靠五圣山,且互为犄角,是五圣山防御前沿的重要支撑点。在上甘岭战役打响之前,因为志愿军和“联合”在线附近进行的几次大战,上甘岭这个小山村其实早已经被炮火夷为平地,只是军用地图上的地名标注而已。)
伴随着范弗里特的叫嚣,一声尖锐的长啸划破了五圣山宁静的夜空。紧接着,无数排明亮刺眼的火舌映亮了黑色的夜幕,一阵阵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在五圣山志愿军阵地上响起。震惊中外的上甘岭大战,拉开了序幕。
在宽度不到4公里的进攻正面上,负责指挥这次作战的美军令詹金斯少将集中了强大的空地火力,16个炮兵营的300多门大炮,上百架各种性能的飞机和 120辆坦克。这样大密度的火力支援,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柏林战役也不能与之相比。
300 门大炮的齐射,几乎把五圣山打得地动山摇;近百架飞机轮番临空,像杂耍般地悬停在我军阵地的上空,肆无忌惮地把炸弹向下倾泻;120 辆坦克像恶狼般地一字排开。用坦克炮对我军阵地进行打靶般的直瞄射击。
炮弹与炸弹像狂风暴雨一般地倾泻,火力密度高达每秒落弹六发。整个上甘岭地区硝烟弥漫,碎石横飞……巨大的爆炸声好像要把山头劈开似的,坚硬的岩石变成了黑色的粉末,一人多深的交通壕和掩蔽部被夷为了平地,整个上甘岭刹那间变成了人间地狱。
在坑道中坚守的志愿军战士,觉得就像是乘坐着小船在波浪滔天的大海上颠簸,强烈的冲击波激荡着坑道,不少人嘴唇被磕破了,牙齿被磕掉了,甚至还有一个十七岁的小战士被活活震死!
战后,幸存者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都不约而同以地狱来形容,其恐怖由此可见。
要知道,承受这样火力打击的,只是我志愿军的两个连队而已,15军45师135团的1连和9连。
经过长时间的火力急袭,詹金斯确信我军阵地上已不可能还有生命存在。随着三颗信号弹升起,早已进入攻击出发阵地的“联合”步兵投入了进攻。
可是,美7师的两个营,攻打597.9高地(美国人称为“三角形山”),发起冲击才半小时,两个突击连的连长和全部排长就都阵亡了,底下的士兵不消说也是死伤累累。在美军指挥官的严厉督战下,这两个营不停地向我志愿军阵地发起波浪式冲击。从早上打到太阳下山,美军才好不容易占领了表面阵地。
和美军并肩作战的是韩2师,他们负责攻打537.7高地(狙击兵岭),韩2师派出4个连的步兵进攻,同时用一个坦克连和对空射击队来对我志愿军阵地压制射击,又有两个营在两边对进攻的步兵火力支援。
在付出重大的伤亡代价后,也是从早上打到下午,韩2师的部队才得以占领我志愿军的表面阵地。
可是,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打了一个白天,占领了我表面阵地的美军和韩军,在阵地上却是满怀恐惧。太阳已经下山了啊,战场上,黑夜是属于人的。
夜里19:50,志愿军展开了猛烈反击,经过浴血奋战,志愿军成功夺回了敌人占去的阵地。
这样,经过一天的惨烈厮杀,“联合”付出了近2000人伤亡的大代价,换来的仅仅是对两个高地昙花一现的短暂占领。阵地还是在我英雄的志愿军手里。
事实上,这样的对于表面阵地的争夺战,持续了接近一周时间。白天,敌人依靠猛烈的炮火轰炸,加上“人海战术”冲锋,从我们手里夺去表面阵地。
但是,到了夜里,我们志愿军通过夜战、近战,又成功夺回阵地。这可以说是上甘岭战役的第一阶段,从10月14日到20日。
此后,进入了上甘岭最艰苦的第二阶段,坚持坑道斗争。
韩2师师长觉得很奇怪,在上甘岭,他们白天夺取了阵地,怎么到了夜里,志愿军又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给韩军一顿胖揍。韩2师的参谋长,带人亲自去侦察,结果发现了志愿军坑道的秘密。
此后,敌人用了各种方法破坏我志愿军坑道:迫击炮吊射坑道口;用毒气弹、硫磺弹熏;用巨石块堵洞口;堵塞通气口等等。
志愿军对敌人的破坏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于是,敌人又想到了对坑道的封锁。派出去抢水的志愿军战士,几乎无一生还,后来,就改为由后勤指挥所派人送水。
但是,敌人对坑道部队与后方的交通线实行严密炮火封锁,真正能送到战士们手头的水是微乎其微。。人几天不吃饭还勉强可以支撑,但是,几天不喝水,可就要了命了。没有水,连吃的干粮都堵在干燥的喉咙里,咽不下去。
断水的志愿军战士,只有舔石壁上难得的水珠,或者到坑道口呼吸一下寒冷的空气,想吸那微微的湿气。
最后,战士们只有喝自己的尿来维持生命,但是,没有水分摄入,即使是尿也越来越少。
直到第九天,也就是10月28日夜,运输连指导员宋德兴和两个火线运输员才冲过了炮火封锁,将三袋萝卜和一些慰问品送进了一号坑道,那个夜晚简直就是阵地上最盛大的节日。但是,萝卜吃多了烧心,所以坑道部队建议送苹果。
十五军连夜从后方紧急采购了三万多公斤苹果,派人送往坑道。但是,美军炮火封锁实在太猛,大筐苹果难以送上去,没有一筐苹果送进坑道,最后送进一号坑道的只有一只苹果!
三万多公斤苹果只能送到一个苹果,我们小学语文课上《一个苹果》的动人故事就在坑道里产生了。
面对敌人日复一日的持续围攻,我前线指挥员敏感地意识到,消极地等待和防守,很有可能会招致灭顶之灾。
要坚守下去,必须主动出击,用小、近、快、狠的战术手段,让敌人付出难以承受的重大伤亡,这样才能为下一阶段的大反击创造有利条件。
“小”,每次出击使用少量的兵力,一般是2至3人的战斗小组,在深夜悄悄潜出坑道,出其不意地对敌地堡和堑壕实施爆破。
“近”,在敌人进攻时,我防守部队屏息等机,等到敌人进至20~30米的距离时,再进行突然射击,以保证较高的杀伤率。这种战法,有效地减少了敌人炮火对我军的杀伤力。因为敌我双方近身相搏,混战一团,敌人如果火力支援,难免伤及自己人,这样使得敌人火力难以发挥效力。这是在朝鲜战场上最令美军头疼和恐惧的一种战法。
“狠”,不打则已,打则务必全歼进攻之敌。也就是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有时候,我军即使自身付出重大代价,也力求对成建制的进攻之敌实施包围歼灭。这样不仅可以有力地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还可以震慑和瓦解敌人的士气,使敌人产生恐惧感。
“快”,行动迅速、果敢,从坑道中跃出快、击敌快、回撤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敌人,使之防不胜防,闻风丧胆。
从10月21日至29日,我志愿军坑道坚守部队组建班、组为单位的突然出击158次,除了9次未能奏效,149次都获得成功,以微小代价,取得了歼敌近千人的重大胜利。
以10月30日夜开始的决定性大反击为标志,上甘岭战役进入了反击与恢复巩固阵地的第三阶段。
在战事陷入胶着状态时,我军为反击积蓄着力量。到10月底,我志愿军火炮由原来的65门增调至133门,每门炮储备炮弹300--500发,“喀秋莎”火箭炮也增至一个团。步兵集结了25个齐装满员的战斗连队。对于反击,我英雄的志愿军是准备充分,志在必得!
30日晚上21时,我军百门榴弹炮第一次齐射,上甘岭战役中我军最大规模的反击开始了。通过强烈的炮火轰击,敌人的防御工事被夷为平地,防守兵力也遭到了重大杀伤。接着,我军步兵分队发起冲锋,经过一日苦战,终于把敌人打下去。
让人感慨的是,后来美军总结上甘岭战役中失败的原因时,其中一点是志愿军强大的火力。而事实上,就以30日大反击的最大火力而言,志愿军火力也只有美军强度的1/4而已。
此后的5天里,敌人每天都会发动营以上战斗单位的进攻,但都被志愿军战士击退。其中第91团新战士胡修道在战友全部牺牲的情况下,孤军奋战,创造了毙伤敌人280人的奇迹!
到11月6日上午,美军终于垂头丧气地宣布:“联合在三角形山的进攻被彻底打败了。”
11月7日,中央亲拟的给志司、三兵团的复电中,对于指挥的597.9高地保卫战评价非常高:
“此次五圣山附近的作战,已发展成为战役的规模,并已取得巨大胜利,望你们鼓励该军,坚决作战,为争取胜利而奋斗。”
美国人坦诚地承认了自己的失败,而韩国人还不甘心,可是,从11月10日到25日,韩2师、韩9师对我上甘岭阵地发起的几次攻击,除了徒遭死伤外,一无所获。
到11月25日,敌人已经力做营以上规模进攻,上甘岭前线渐渐平静下来。至此,举世瞩目的上甘岭战役落下帷幕!
从范弗利特一开始以为的营级规模战斗,花几天时间,200伤亡攻占上甘岭,到最终“联合”打下接近200万发炮弹,投入6万人,用了43天,战斗打成战役,造成自己死伤2万多人,而徒劳无功,可以说,美国在上甘岭遭受到了惨败!
而我英雄的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中获得了伟大的胜利,胜利的根源在于志愿军的坚强意志,以及依靠坑道的科学作战。
坚强意志!
上甘岭一战,志愿军打出了国威军威,让全世界都知道了志愿军的英勇顽强,光是各级战斗英雄就诞生了12383人,除了最为家喻户晓的黄继光、邱少云,还有一级英雄排长孙占元等许多战斗英雄,一个个都是铮铮铁骨,每人都有着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黄继光和邱少云
还有,用身体抵住爆破筒的苗族英雄--龙世昌。
龙世昌
用身体接通线的英雄--牛保才。
牛保才
上甘岭战役中,拉响手榴弹、手雷、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共有38人。孙子明,就是第一位做出如此壮举的英雄。就是这样一位英雄,暂时还找不到他的照片!
坑道工事!
“从西海岸到东海岸好像出现了一个长220公里,宽20~30公里的巨大蜂巢,阵地的坚固程度足以让任何具有进攻的人望而生畏。”
据说,这是美国空军通过空中观察得出的结论。
1952年春夏两季,在朝鲜半岛线蜿蜒500里的战线上,数十万构筑了以坑道为骨干的支撑点式的防御体系,整个我军防线形成了大小坑道纵横交错,坑道与表面阵地相结合,既利于屯兵又利于用兵的坚固防御体系。
志愿军构筑坑道工事,这是因为志愿军司令员根据战争态势的变化,上书毛,对我军下一步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分析:
“'联合’已经在线以南建立起了三道坚固的战略性防线。我们的兵力优于敌人,但技术装备处于劣势,一切供应都要从国内运来。加之朝鲜地形狭长,敌人兵力集中,因此,要想在大踏步的机动战中消灭敌人是困难的。
同样,敌人由于遭受了多次的惨败,也不敢大胆冒进。志愿军已完全夺取了战争的主动权,迫使敌人不得不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这样,今后的作战要以阵地战,即阵地攻击和阵地防御为主了。”
毛根据战局的变化和志愿军总部的报告,作出了敌我双方将“长期相持于线”的估计,并用自己家乡“牛皮糖”这种小吃,做了形象比喻:
我们的作战方针是持久战,我们的战术原则是“零敲牛皮糖”,即采用袭击、伏击、反击相结合的战法,大量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积小胜为大胜。
要在“联合”强大的火力面前,做好阵地攻防作战,志愿军就采取了坑道这个好方法!
正是依靠着志愿军的坚强意志,以及毛、对战争的准确判断而采用的坑道工事,在上甘岭战役,我英雄的志愿军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联合”,获得了伟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