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 首页 > 手游攻略 > 详情

全面战争三国 八王(三国乱世,为何没有“五胡乱华”发生)

文章来源:编辑铺作者:远邦软件园发布时间:2023-08-04 09:51:15

三国乱世,为何没有“五胡乱华”发生

这足以说明汉朝的强大,即便是东汉末年,少数民族也不敢来侵袭我们。公孙瓒的白马军打的鲜卑闻风丧胆、马腾的凉州铁骑使羌胡俯首称臣、辽东的公孙家族更是称霸东北亚,隋唐时哄哄的高句丽在那时居然臣服于一个家族。 这只是汉末的一些个军阀,咱再看看三国。魏国,被称为北方游牧民族的克星。乌桓,当年和鲜卑同为东胡。后来被匈奴打成了两半。其实力不次于鲜卑,后来在白狼山被曹操一战打垮。再说鲜卑,北方稳定时,曹操更是几次出兵其中不老实的部落。南匈奴,再未解体前,趁中原内乱搔扰汉朝边疆,掳掠边关百姓,蔡文姬就是被掠走的。后来,曹操统一北方后去要人,匈奴因为惧怕曹操果断放人。

吴国,剿灭内地的山越,收复交趾(今越南),驻兵。蜀国更不用说了,诸葛亮七擒孟获,一直打到以北。但他是以服心为上,比起魏国和吴国的武力征服,更仁慈一些。诸葛亮这一做法,不仅使他成为促进民族融合的历史人物。更使得西南少数民族直到今天也很稳定。

汉帝国在这种风雨飘摇的情况下,还能如此,可见其实力。西晋,怎可与之相比。(本人第一发这么长的文章,如果那里说的不对,请各位指出批评,喷子轻点喷。)

如若诸葛亮不北伐,而是休养生息,勤理内政偏安一隅,三国会变成什么局面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

就好像让安心地呆在被英法苏夹击的一亩三分地,乖乖的做一个德国总理一样。德国如果想要强大,不被周边强国挤压而死,就必须主动出击,开动战争机器,搅得欧洲天翻地覆,才有复兴的希望。

蜀国面临的情况也差不多。

在三国中,蜀国的国土面积最小,人口又最少,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选择偏安一隅,终归会被周边的魏国和吴国吞并,所以,为了蜀国的生存计,即使再难,也要出击!

在“静Yes”看来,诸葛亮的北伐,有如下好处:

1、化被动为主动,争取天下归心

当时的情况是三国鼎立,刘备征讨吴国失败,荆州彻底失去,蜀国只有一个益州的地盘,而全国13州,魏国有9,吴国有3,虽然蜀国占据了云贵地区,但这里终归是没有完全开发的苗裔地区,诸葛亮征讨孟获也只是得到了他们不在背后捣乱的承诺,并不能算作蜀国的实际领土。

这样的情况下,蜀国就非常危险,一方面,北方曹魏取代汉朝已经成为定局,如果蜀国不有所表示,那么从刘备建立起来的所谓“汉朝正统”理论就会逐渐被淡化甚至被湮没,而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在法理上蜀国就站不住脚,到时候魏国号召天下志士来,蜀国只能负隅顽抗。

而一旦诸葛亮主动出击,就成了汉朝以巴蜀为根据地,试图恢复汉朝疆域的努力,这对于天下人而言就会更有正义性。特别是对于魏国人而言更能吸引人心。

2、转移内部矛盾

刘备集作为外来集团,和本土的贵族势力始终存在,这种如果不加以化解,势必造成蜀国不战先乱。所以诸葛亮需要找到一个方法,释放这种内部压力。

战争是个很好的方法。

此时,蜀国内部疲敝,人心不齐,而一旦开动战争机器,那么就可以以战争的名义清除内部的不同意见的势力,达到统一内部的势力。

在蜀国的北伐中,实力得到提升,可以有力震慑其他的反抗势力,这对于稳定蜀国意义重大。

但是结果就是造成蜀国国民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3、疲敝魏国,优化外部环境

只要诸葛亮一直打下去,那么魏国就始终不得安宁。

因为诸葛亮拖住了魏国,导致魏国不能全面防守吴国,而吴国又是可以挑战魏国的力量,所以在西线,司马懿是不敢大胆出击的。

因为司马懿不敢出击,所以就只能一直和诸葛亮耗着,这导致司马懿拥兵自重,对魏国的皇位产生严重威胁。进而导致魏国内乱,给蜀国更多的喘息之机。

实际上,最后司马懿真的就架空了魏国,导致魏国内部,最后被司马家族取代。

而诸葛亮拖住魏国,也为吴国对阵魏国创造了条件,表明蜀国并无威胁吴国之意,也可以强化吴蜀联盟。

所以综上,诸葛亮必须北伐,如果停下,国内矛盾丛生,外部威胁加重,蜀国会灭亡得更迅速!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Yes”,一个爱好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

历史上有没有重名的两个人,而且两个人还很厉害的

历史上重名的名人一麻袋,尤其是两汉、魏晋时期,你到大街上叫一声“王咸”、“刘章”、“陈参”,估计有一圈人扭头冲你“哎”。甚至一个家族内,儿子跟孙子,侄子跟女婿都同名,抓狂不?

下面举几对同名的历史名人,再告诉你一个古人多重名的原因。

  • 一对“韩信”同为开国功臣

刘邦帐下有两个韩信,二人不光名字相同,还有着相似的结局。后人为了区别二人,只好把“学习成绩”稍差的韩同学叫做“韩王信”。

我们熟知的韩信,即号称“兵仙”,将兵“多多益善”,最后被刘邦“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那位。他是三好生,大家耳熟能详,不多赘述。

另一位韩信是战国七雄之一韩国韩襄王的孙子,地地道道的贵族出身,远不是靠“漂母”救济的韩信所能比。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后,韩王信追随族兄弟韩成起兵。韩成战死后他与张良一起投靠了刘邦,因战功被册封为韩王,封地在荥阳。

后来刘邦觉得荥阳这地方太重要,于是将韩王信徙封代地。代地与匈奴接壤,面对匈奴的屡屡入侵,韩王信力不从心,只好私下跟匈奴人乞和。刘邦得到报信很生气:你这不是求荣的嘛!

于是刘邦屡屡派使者把韩王信臭骂一通。韩王信心里害怕,老刘这家伙绝不是善茬,干脆趁他还没把刀架到自己脖子上,反了个球的。

后来刘邦派柴武挂帅,平定了韩王信之乱,并斩杀了他,韩王信也成为刘邦消灭的第一个异姓诸侯王。汉文帝时期的名将韩颓当就是韩王信的儿子,汉武帝身边的佞臣韩嫣,就是韩颓当的孙子。

  • 两个“刘秀”谁是真命天子

我们熟知光武帝刘秀,还知道当年他就是凭一句“刘秀为天子”的谶语,而起兵获得了天下。但你可能不知道,其实谶语中的“刘秀”,指的根本不是“此刘秀”,而是另有其人。

谶语中的“刘秀”是一个叫“刘歆”的人,此人为了避讳汉哀帝刘欣,把名字改成了刘秀。刘歆改名的时候(公元前8年),刘秀还没有出生(公元前6年)呢。

刘歆是刘邦的弟弟刘交的后人,他与父亲刘向,都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学术专家。刘歆还有一个好友叫王莽,因此他的命运也与王莽紧紧绑定。

王莽当了皇帝后,刘歆成了新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师公”。但新朝晚年,一对好兄弟反目。当时有个叫西门君惠的术士,不知道从哪儿搞了“赤伏符”,说“汉室当兴,刘秀为天子”。

其实那是他们想借助刘歆的影响力,来王莽的政治把戏。当然,刘歆们的图谋没能得逞,一伙人全都被诛杀,刘歆也身亡。

但后来这个谶言被刘秀“盗用”,移花接木戴到自己头上了,你说神奇不?

  • 连“王莽”居然都有两个

接着就说王莽,很多人不知道,历史上连“王莽”这么个怪癖的名字都能重了。

“篡汉”自立的王莽无需多言,大家都很熟悉。另一个王莽是汉武帝末年的官员,职位是卫尉,比皇帝王莽大了至少80岁。

卫尉是北军统领,负责皇宫宿卫,位列九卿。但这个王莽的事迹却不多,史书上也没有他的传记,所以不为外人知,他的“出名”全靠儿子王忽。

王忽时为侍中,内朝官,给汉武帝当决策参谋。公元前87年,汉武帝驾崩了,留下一道遗诏:令霍光、金日磾、上官桀辅政。可就在圣旨宣读后,王忽不干了:我一直在皇帝身边,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么一道圣旨,我怀疑这是一道伪诏。

王忽的话如同重磅炸弹,关于汉昭帝究竟是不是汉武帝钦定的接班人?霍光等人有没有矫诏?后世一直存在疑问,其中王忽的话就是证据之一。

大权在握的霍光大怒,把王莽召来一顿臭骂,吓得王莽回到家就杀了王忽。至于谁是穿越者,你说了算。

  • 两个“杜子夏”靠帽子区别

其实我们也不必为古人重名而担忧,因为大多数场合,人们出于尊敬,称对方的字号,而不是直呼其名,这就避免了重名的尴尬。

不过,称呼字号也麻烦,古人的字号相同也是屡见不鲜,比如汉成帝时期就有两个“杜子夏”,一个叫杜钦,一个叫杜邺,两个“杜子夏”一起站在朝堂,叫起来也很挠头。

怎么区分他们呢?当时的人分别给他俩取了外号,杜邺叫“大冠杜子夏”,杜钦叫“小冠杜子夏”。为什么这么叫呢?因为杜邺总喜欢戴一顶高大的帽子,杜钦则戴个“小帽”。

不过杜钦听到这个称呼气得想动手打人,没人敢当着他的面这么叫,因为这是个侮辱性的称呼。原来“小帽”并不是“冠”,而是指杜钦的“眼罩”,杜钦先天一只眼失明,只好戴个眼罩示人。

呃……看起来古人也不靠谱,竟然如此。

  • 令人抓狂的“陈咸”、“王兴”、“王商”、“刘章”们

除了上述几位名人,如果我们细扒,估计三天也说不完,太多了。再举几个例子:

西汉末年至少有两个陈咸,一个是丞相陈万年的儿子,跟淳于长、萧育、朱云等人混迹江湖。还有个陈咸专门跟王莽不对付,新朝建立后坚持“不仕王莽”,隐居山林终了一生。南宋时期还有个陈咸,是宋孝宗时的进士,官声相当的好。

汉元帝有个表叔叫王商,曾经官居丞相,后来被皇后王政君的哥哥王凤害死。王政君有个弟弟也叫王商,多年后他接替王凤当了大将军。其实同时期还有个王商,是另一支外戚子弟。这三支王氏外戚,一支是汉宣帝的母亲一族,一支是汉宣帝的皇后一族,还有一支就是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一族。

王莽有个儿子叫王兴,他的孙女婿也叫王兴。你可能要问,古人不是“同姓不婚”吗?怎么孙女嫁给了同姓?其实古人是“同宗不婚”,同姓不同宗是可以结婚的,比如王莽的妻子也姓王。

刘邦的后代中重名的多如蚊蝇,一巴掌能拍死好几只。比如刘章,至少有四个:刘邦的庶子刘肥的次子朱虚侯刘章、光武帝刘秀的侄子齐王刘章、淮阳王刘章、常山王刘章。

其他的,如刘义、刘懿、刘宜、、刘兴、刘康、刘恭等等,重复利用率都很高。

原本以为现代人水平低,起名字没创意,总在那几个字上打转转,没想到古人也一样。古人多重名的原因大致如下:

其一,时代特征使然

历史上重名最多的时期,主要集中在两汉和魏晋,这跟当时的社会风俗有关——崇尚单字名。人们为何有这么个奇怪的风俗呢?

因为自西汉起,儒学成为显学,儒生们发现一个规律,那些先贤如姬旦、孔丘、孟轲、荀匡、颜回、李耳等等,都是单字名,所以全社会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起单字名就是学习古圣先贤,再后来干脆认为,只有二流子才会起双字名。

比如王莽有个孙子叫王宗,后来因为谋反被杀。王莽深以为耻,把他的名字改成了“王会宗”,以示羞辱。

后来连匈奴人也跟着赶时髦,比如呼韩邪单于的儿子囊知牙斯(乌珠留单于),就改名为“智”。

其二,士族豪门化的结果

自从儒学获得“独尊”的地位后,西汉兴起“家学”,因此诞生了一批豪门士族集团,进而形成历史上的新的政治集团——士族阶级。

比如刘氏、王氏、颜氏、欧阳氏、韩氏、陈氏等等,掌握了特权的这些家族,子孙后代繁衍速度奇快,因而重名的概率也大大增加。

其三,常用字扎堆的结果

这一点古人跟今人一样,起名字也赶时髦,谁也不会给孩子起个阿猫阿狗的名字,于是就盯着那二十来个寓意美好的字眼上较劲。

这种现象直到南北朝后期,特别是隋唐,随着门阀士族集团的衰微,以及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文化的融合,双字名开始流行,读书也逐渐平民化,那个令人抓狂的重名时期才与我们告别。

三国全面战争最新dlc八王之乱是一段怎样的历史

名称

八王之乱

地点

中原(司豫冀兖雍地区)

时间

291年—306年

参战方

司马宗室各藩王

结果

东海王司马越攫取朝纲

伤亡情况

50万以上

主要指挥官

司马玮、司马伦、司马越等八王

影响

造成经济破坏,导致西晋灭亡

八王之乱

历史事件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

展开

八王之乱是发生于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这次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291年)三月到六月,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299年)到光熙元年(306年),历时七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这次为“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使之后的进入五胡十六国(五胡乱华)时期。


历史上有哪些不可思议的“预言家”

在秦汉时期有一个史上闻名的女相师许负,她一生相人无数,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准确度奇高。因此得到了汉高祖刘邦的礼遇,赐封她为“鸣雌亭侯”。

一个以相面为生的女流之辈,居然能在男人主宰一切的封建王朝时代封侯拜爵,纵观历史,恐怕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不得不说真是一个奇迹。

(许负)

那么,许负是何许人也?她的预言真有那么准确吗?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诏令天下共庆,同时下旨各地官员广征神异祥瑞之事,上报朝廷,予以重奖。

这年秋天,河内郡官员上报,该郡温城县令许望之妻赵氏生一女,手握玉块,玉上有文王八卦图隐约可见。始皇闻讯大喜,当即赐许县令重金,命他尽心抚养女儿,务必将她培养成才。

百姓们获此消息后,蜂拥而至许府,都希望能见上这个女婴一面。传说女婴对来人呈现两种反应,其一是大哭不止,其二是喜笑颜开。凡是对其大哭不止之人,不久后必然厄运缠身;凡是对其笑脸相迎者,必定吉星高照,喜从天降。

许县令给女婴命名为许负,见自己的女儿有此异能,许父喜出望外,倾尽全力对她进行培养,延请学富五车的大儒教习。几年下来,老师接连换了几拨,都自认无法胜任,因为许负好像具有天人之资,能无师自通,学识超群,老师们都自叹弗如。

等到许负长大成人后,她善相之名也越来越响,达官贵人、平民百姓纷纷慕名而来,求她看相。当时也正值秦朝末年风起云涌之际,各地为暴秦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公元前210年春,刘邦率部攻打咸阳,途经温城,听说了许负的传言后,将驻扎在城外,带着萧何、周勃、曹参、陈平等人着便装进城拜见许望父女。

当许负见到刘邦后,面露惊异之色,久久不语。刘邦好奇,追问缘由,许负方才说道:“刘将军龙行虎步,日角插天,乃帝王之表;其余四人亦非凡人,他日必定位极人臣。”而后,许望将温城拱手相让,并带着三子一女归顺了刘邦。正是这一次奇遇,让刘邦记住了这位奇女子,也为许负后来的飞黄腾达埋下了伏笔。

(刘邦登基)

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楚汉之争开始。这时的魏王豹夹在中间十分为难,究竟是该附楚呢?还是从汉?这让他左右为难,茶饭不思,寝食难安。正在伤神之际,手下向他推荐了许负,魏王豹如释重负,派人将许负请到了府邸。

许负看了一眼魏王豹后一语不发,但在看到他的老婆薄姬后,却眼前一亮,脱口而出:“夫人是天子之母。”魏王豹大喜过望,认为自己必将联合项羽夺得天下,于是背叛了刘邦。刘邦一怒之下,派韩信率大军灭了魏国。

于是,魏王豹“君父”没做成,反而后来被周苛所杀。而薄姬被刘邦收纳后,生下一子,就是后来的汉文帝刘恒,当真如许负预言,成为了天子之母。

公元前202年,刘邦开创西汉,登基为帝,封赐许负为“鸣雌亭侯”,当时的许负才刚刚19岁。

后来,许负还有两次神一般的预言,一是预言了周亚夫的飞黄腾达以及悲惨结局,二是预言全国首富邓通将饿死街头。

周亚夫是周勃的次子,时任河内使,头顶着丞相之子的光环,实际上已不受重用,躺在老子的功劳簿上享受而已。但许负却预言他“三年后封侯,八年后出任丞相,九年后饿死”。

这个预言放在当时恐怕谁都不信,原因很简单,周家的爵位已由周亚夫的大哥继承,即便大哥去世,也得由他儿子接替,不会轮到周亚夫。同时,如果周亚夫当真能封侯拜相,又怎么可能饿死呢?

但是,周亚夫还真让许负说中了。三年后,周亚夫兄长获罪,周亚夫封侯。后来,周亚夫率军平定吴王刘濞之乱,升任丞相。但最终又被汉景帝逮捕下狱,因绝食饿死狱中。

(邓通剧照)

邓通是汉文帝的近臣,经常替汉文帝办理一些杂事,免不了嚣张跋扈,颐指气使。一日见到许负后,慕其名号,请她帮助相面。许负观察良久后道:“君有纵纹入口,此当为饿死之征也!”

邓通狂笑而去,心想女神相也不过如此嘛,我堂堂黄头郎也会饿死?实在可笑。后来,邓通将许负的预言告诉了汉文帝,汉文帝干脆将蜀郡严道县的铜矿赐给了他,并允许他私自铸钱。几年后,邓通便坐拥亿万家产,可谓富可敌国。

但是到了汉景帝即位后,邓通就倒霉了,被景帝抄没了全部家产。而且汉景帝把他关在一个装满钱的屋子里,活活饿死。

那么,许负当真能掐会算,是未卜先知的预言家吗?

其实这事值得商榷。不过她肯定善于观察,懂得审时度势,从而推测出一些人的运势和结局。

就以周亚夫为例,他确实身负奇才,早晚会被重用,特别是在朝廷面临危难之际,一定就是周亚夫大显身手之时。而且周家的爵位虽被其兄长继承,但此人胸无大志,且飞扬跋扈,丢失爵位是迟早之事。但周亚夫桀骜不驯,目空一切,即便后来身居高位也会跌落神坛,最终得罪皇帝而惨死。

再说邓通,此人除了巴结奉迎、贪得无厌外,一无是处,一旦帝王换人,按照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他必定会被清算。再加上邓通又太过有钱,蛮横骄纵,连太子也不放在眼里,他焉有不死之理?

当然了,也有后世各种传说,因此被神话了的缘故。但不管怎么说,由于当时她的预言,对刘邦得天下有很大的好处,他因此得以封侯。一个古代女子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也算是了不得。

(参考资料:《史记》《楚汉春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