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兰电气怎么样
已有12684人申请
如何看待乌克兰前总理拉扎连科的叛逃事件,他现在过得如何
乌克兰下届总统参选人中人气最高,两度担任总理两次入狱的季莫申科,能有今天的成就要归功于一个男人,不是他的丈夫·季莫申科,而是叛逃到美国并入狱的乌克兰前总理拉扎连科。若没有拉扎连科这个靠山,季莫申科既不可能当成上“乌克兰的天然气女皇”,更不可能踏入政坛,官至副总理,铸就她人生的第一波辉煌。但也因为拉扎连科的连累,季莫申科110亿美元的资产几乎被剥夺殆尽,促使她从乌克兰的著名寡头,转变成公认的乌克兰唯一的反寡头的政治人物。
多年过去,拉扎连科已经从乌克兰销声匿迹,成为不断不堪回首的往事,而他一手扶持起来的季莫申科依然活跃在乌克兰政坛,并且极有可能于明年初战胜各路对手,当选乌克兰新一任总统。
1、崛起于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的拉扎连科先后受到乌克兰两任总统克拉夫丘克与库奇马的赏识,扶摇直上,官职总理。库奇马与拉扎连科都是来自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精英。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是乌克兰中南部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州的首府,坐落于第聂伯河下游两岸,不仅是乌克兰的旅游、度假圣地,更是乌克兰著名的著名的航天科技城;不仅是是乌克兰重要的铁路和航运的枢纽,更是乌克兰最重要的工业城市。叶卡捷林娜二世于18世纪末攻下乌克兰全境后,下令建设了这个著名的城市,现有人口130万,涌现出了一大批的政治精英,最著名的当属曾任苏共、苏联最高苏维埃团、苏防委员会的苏联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其次是是乌克兰第二、三任总统库奇马,以及乌克兰前总理拉扎连科、季莫申科等等。
出生于乌克兰西部的克拉夫丘克,与俄罗斯的叶利钦、白俄罗斯的舒什克维奇于1991年签署了《别洛韦日协议》,联手肢解了苏联,十五个苏联加盟共和国分别独立,克拉夫丘克顺理成章地成了1991年独立的乌克兰的首任总统。但是他上台没多久就痛苦地发现,俄罗斯族占多数的东部乌克兰对来自于西部的中央的权威置若罔闻,特立独行,为了加强自己在东部的权威,克拉夫丘克的解决办法就是找一个可以在东部说上话的人物,扶持他做自己的代理人,他相中了刚在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州政坛崭露头角的拉扎连科,1992年,拉扎连科被克拉夫丘克总统任命为驻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州总统代表。
1953年出生于聂伯彼得罗夫斯克的拉扎连科,论身份是农民,中学毕业后,他在父亲领导的集体农庄内工作,几年后,他被农庄推荐进入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农业学院学习。善于拉关系、拓人脉的拉扎连科幸运地成为学院书记的司机,接触到许多不同层次的领导,为他日后的自己的仕途积累了丰富的人脉,顺利帮助他在聂伯彼得罗夫斯克的脱颖而出,并被乌克兰的前两位总统所青睐,成为他平步青云的贵人。
拉扎连科被克拉夫丘克总统任命为驻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州总统代表的7个月,他的一位老乡、苏联时代大名鼎鼎的军工企业“南方机械生产厂”的总经理库奇马,被克拉夫丘克提拔为总理。1994年,乌克兰举行首次总统大选,库奇马当选为乌克兰第三任总统,并于1999年连任总统。
库奇马当选的第二年,任命老乡拉扎连科担任乌克兰能源部长;1996年,库奇马再次提拔他,任命他为总理,成为乌克兰的第二号人物,这是拉扎连科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时期,尽管很短暂。
2、拉扎连科将乌克兰的黑金政治与寡头经济推向。1996年,拉扎连科的官位再上一个台阶,被库奇马总统任命为总理,干了一年多后,因为涉嫌洗钱和向国外秘密转移资金而被库奇马解除了总理职务,成为乌克兰政坛的一颗流星。但是,他在总理大位上,把乌克兰的黑金政治与寡头经济推向了,他的遗毒至今残害着乌克兰。
拉扎连科虽无治国之才,确实能手。1992年,拉扎连科被克拉夫丘克总统任命为驻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州总统代表不久,认识了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小有名气的女商人季莫申科,很快就结成了利益共同体。1995年,季莫申科在刚高升为乌克兰能源部长的拉扎连科的授意与帮助下,将旗下企业乌克兰汽油公司改组为乌克兰统一能源公司,垄断了乌克兰各地的天然气供应,利润丰厚。
拉扎连科当上总理后,立即提拔季莫申科担任副总理,成为他的心腹、副手。很多人用绯闻来形容拉扎连科与季莫申科的亲密关系,但这并不准确,他们的关系准确讲是利益共同体。在乌克兰正副总理拉扎连科与季莫申科的操控下,乌克兰统一能源公司不断膨胀,扩张,不仅成为乌克兰向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的主要进口商,还控制了20多家大型企业、航空公司、银行等,季莫申科由此成为乌克兰的著名寡头,财富高达110亿美元。
美国地缘战略大师布热津斯基于2001年写的书籍《莫斯科娱乐场》,专门辟出一个章节介绍季莫申科,标题是“身家110亿美元的女人”,讲述了季莫申科在拉扎连科的庇护下如何成为“乌克兰天然气女皇”的故事,他在书中感叹道:“乌克兰国民生产总值的20%都掌控在季莫申科手中,这可能是世界其他任何私人公司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同时,他在书中还透露了季莫申科的保镖由原苏联的特种部队组成,规模是一个排。
乌克兰统一能源公司不仅是季莫申科的下金蛋的母鸡,也是拉扎连科发财的白手套。根据日后美国检方列举的其中一项罪名指控拉扎连科在掌握乌克兰能源业大权后,把好几份的天然气合同给了季莫申科的乌克兰统一能源公司,他的回报是从中获得了1亿多美元,由统一能源公司汇入拉扎连科的海外账户。
拉扎连科的之路从担任州总统代表时就开始了,凡是想在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做生意的人,都必须通过他的一个心腹向他行贿。他当上总理后,胆子更大,胃口更贪婪了,许多与他打交道的人都去找库奇马告状,指责他的贪婪、,引起公愤,就连俄罗斯时任总理的切尔诺梅尔金都看不下去,生气地对库奇马说:“我决不再和拉扎连科打交道!”
1997年,拉扎连科被库奇马开除了总理职务,根据官方的指控,拉扎连科了2亿美元以上。在下台之前,拉扎连科将部分财富转移到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老乡、著名寡头科洛莫伊斯基的名下,逃避的追缴。
拉扎连科下台后,变成了乌克兰议会议员,发起了反对库奇马的街头运动,毫无例外地失败了。拉扎连科的连累了季莫申科,她在乌克兰统一能源公司的财富几乎被剥夺殆尽,促使转变了立场,走上了反对寡头的政治道路,被公认为乌克兰唯一反寡头的政治人物。
3、反库奇马总统的运动失败后,乌克兰检察机关以滥用职权、非法开设海外银行账户和贪污等罪名,对拉扎连科提出刑事诉讼,为逃避牢狱之灾,1998年底,他瑞士,被瑞士警方逮捕。
1999年2月,神通广大的拉扎连科持巴拿马护照叛逃到美国,寻求政治避难,在纽约机场被美国警方逮捕,美国检察院以、欺诈和洗钱2.8亿美元的罪名指控他,法院判处他9年监禁,并处以1000万美元罚金。
2012年11月1日,拉扎连科刑期释放,但不敢回到祖国乌克兰,因为乌克兰对他提出了包括参与买凶杀害顿涅茨克商人、议员叶夫根尼·谢尔班以及乌克兰国家银行前行长瓦季姆·格季曼等的一系列刑事指控。
拉扎连科该感到庆幸的是乌克兰与美国没有签署引渡条约,乌克兰多次引渡拉扎连科的要求均被美国拒绝,不用被抓回乌克兰把牢底坐穿,用来的巨额资金,舒舒服服地在美国当一名快乐的寓公。
爱沙尼亚是个怎样的国家
作为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之一,爱沙尼亚位于欧洲东北部,东邻俄罗斯,南部与拉脱维亚接壤,西部濒临波罗的海,北临芬兰湾,国土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31万,首都为塔林。拉脱维亚是个多民族混居的国家,其中拉脱维亚族占68.7%,俄罗斯族占24.8%,主要信仰教路德宗和。
爱沙尼亚族属于欧罗巴人种波罗的海类型,12-13世纪,在共同抗击德国侵略者的过程中,各部落之间加快组合进程,最终形成了爱沙尼亚族。从13世纪开始,爱沙尼亚相继遭受普鲁士、丹麦、波兰、瑞典等国的侵略和瓜分,在1710年时全境又被沙俄吞并。一战结束后,爱沙尼亚在德国的帮助下,曾于1918年11月宣布独立,但仅维持了20多年时间,便先后被纳粹德国、苏联吞并。
加入苏联后,爱沙尼亚虽然享有高度自治权,但民众却并不乐意接受外来的高压统治,在50年的时间里,始终未放弃过争取独立的斗争。随着戈尔巴乔夫的上台和东欧剧变的影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离心离德的倾向日渐加剧,而爱沙尼亚在西方大国的支持下,最终在1991年8月20日恢复独立,并在9月17日加合国。
为防止亡国悲剧再次上演,爱沙尼亚自恢复独立之日起,便采取投靠西方阵营、对抗俄罗斯的策略,积极发展跟美、英、法、德等大国的关系,并不遗余力地寻求加入北约和欧盟。经过13年的不懈努力,爱沙尼亚终于在2004年3月加入北约,同年5月又加入欧盟。加入北约后,爱沙尼亚强烈支持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入驻,并且每年都要参加以俄为假想敌的军演,令后者极为愤恨。
在经济方面,早在被苏联吞并之前,爱沙尼亚便已跻身准发达国家行列。在恢复独立后,爱沙尼亚迅速抛弃计划经济体制,重拾私有化政策,加速向市场经济转变,使得经济再度实现腾飞。由于爱沙尼亚工农业体系健全、科技发达、经济增速很高,因此有“波罗的海之虎”的美称。根据世界银行2018年的统计数据,爱沙尼亚的人均GDP为22928美元,是的两倍多。
自从1991年9月11日建交以来,与爱沙尼亚之间保持着相对友好和稳定的关系,各领域交往不断增多,堪称与波罗的海国家交往的典范。然而在2020年初,中、爱关系开始出现不和谐的声音,爱沙尼亚对外情报局在正式发布的报告称,在方面,对爱沙尼亚的威胁甚于俄罗斯,成为该国在安全领域面临的“主要威胁”。
因为历史积怨极深,爱沙尼亚将俄罗斯视作主要威胁,在情理上还说得过去,但将视作“主要威胁”却毫无道理。原因无他,跟爱沙尼亚远隔万里,相互交往的历史极短,之前从未有过历史积怨和利益纠纷。更何况,通过吸引投资来发展国家经济,也是爱沙尼亚近年来一直追求的目标,如今对“金主”突然翻脸,实在是说不过去。
对此,俄罗斯人道主义与政治调查研究所专家布鲁捷尔认为,爱沙尼亚之所以突然对“变脸”,最根本的原因是受到美国的影响。作为北约国家,爱沙尼亚近年来一直承受着来自美国强大的压力,被要求不能与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合作,其中便包括加速崛起的。正因如此,爱沙尼亚只好通过抹黑、攻击的,来向美国“表忠心”,以维持两国间的盟友关系。
布鲁捷尔同时指出,爱沙尼亚之所以认为的“威胁”超过俄罗斯,是由于俄罗斯不想与北约开战,对爱沙尼亚发动军事攻击的可能性很小。与此同时,按照爱沙尼亚对外情报局的说法,近年来在该国外交、情报活动日益活跃,希望改变政治秩序以维护其利益的意图愈发强烈,由此让它产生莫大的恐慌。以上两点,便是爱沙尼亚将视作“主要威胁”的原因。
其实,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一直奉行和平外交政策,无论国家大小、强弱,始终都坚持“相互尊重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非常愿意跟各国保持友好合作关系。因此,根本不是爱沙尼亚的“主要威胁”,后者的做法纯属“被妄想症”发作,对发展两国关系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当年击毙本的海豹六队后来怎么样了
“海豹六队”在击毙本之后,因过于张扬,仅仅过了3个月,就遭到了报复。事件导致17名海豹队员丧生,并给海豹部队造成了历史上最大的损失。
海豹六队起源于1979年事件之后。在解救的初期,美国发动了代号为“鹰爪”的行动,计划让三角洲部队乘坐直升飞机前往展开营救。但是,这次三角洲部队的秀演砸了,行动以失败告终。
当然,造成失败的原因不是三角洲部队的战斗力,而是联合指挥上存在问题。“鹰爪”行动暴露出跨军种、多部门之间的配合效率很低,信息无法及时同步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导致了行动的失败。美国海军意识到,他们需要一支完全独立的专业反恐力量,而不是临时的多部门协同办公。于是,海豹六队应运而生。
“鹰爪”行动,美军直升机残骸
说起来,“海豹六队”这个名字还有个故事。因为当年为了迷惑苏联,美国将这支用于海上反恐的海豹突击队,命名为“海豹突击队第六队”。而实际上,当时只有3支海豹部队。
1980年11月,海豹六队正式成立。
海豹六队隶属于美国海军特种作战司令部,拥有近乎无限的资源(不光是海军资源),级别相当地高。一开始它的规模很小,只有75人,不过很快就超过了1700人(大部分是从其他海豹突击队挑选)。
海豹六队下设7个中队,分别以7种颜色表示,包括:
- 红色突击中队,代号“印第安人”
- 蓝色突击中队,代号“海盗”
- 金色突击中队,代号“骑士”
- 银色突击中队,代号“猎头”
- 黑色中队,负责情报、侦察和监视工作
- 灰色中队,作为机动和保障小组
- 绿色团队,用于内部训练
因此,在新闻上露脸的都是红、蓝、金、银这4个突击中队,另外3个中队从事的都是幕后工作,用于保障4个突击中队的任务。
1987年,海豹突击队第六队解散,但同时成立了一个名为“海军特种作战发展小组”(DEVGRU)的新部门。这个DEVGRU,基本上可以认为是海豹六队的继任者,或者说只是改了个名字,因为它的大部分人员都来自海豹六队。海豹六队的名字继续被人们使用,但它已经不是原来那个海豹六队了。
在海豹六队执行过的众多任务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击毙本·的“海王星矛行动”了。
行动发生于2011年5月2日,结果大家都已经很清楚了,海豹六队成功干掉了,全世界都为之沸腾不已。
此次行动,并不是海豹六队的独秀,其他单位还包括了CIA特别活动部、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海军第4战术电子战中队等。
当然,我们看到的基本都是海豹六队的面孔,从现场的录像,到媒体的报道,全都是清一色的海豹队员。在社交媒体上,有的队员还晒出了行动的现场照片。另外,还有队员事后专门出了书,详细解读当天行动的一些细节。
他杀死了
虽然行动干得漂亮,他们太高调了!
要知道,海豹六队可是美国最最神秘的特种作战部队,本应该低调行事,隐藏一切。可令人吃惊的是,有些照片居然是真人露脸,完全没把保密当回事儿。一线部队不在乎,貌似连保密部门也选择了无视,或者说是纵容。
这种事情之前没有过,之后也没有。也许是队员们太激动了吧,毕竟那一晚的行动,至少可以吹上一辈子。
但是,海豹六队的张扬,很快有了后果。
2011年8月6日,一伙阿富汗武装人员击落了一架CH-47支奴干运输直升机,机上所有38人全部遇难,其中包括海豹六队中的17名队员。
当天晚上,在夜幕的掩护下,美军的一个特别行动小组,袭击了阿富汗的一处塔利班基地。交火持续了至少两个小时,但特别行动小组依然无法取得优势。于是,就呼叫了增援。
当一架载有30名美军、7名阿富汗突击队员、1名翻译和1只军犬的CH-47支奴干运输直升机靠近那个基地时,有人向直升机开火,直升机被RPG击中后坠毁,机上人员全部死亡。
此次严重的伤亡事件,调查结果遭到了很多质疑。有的观点认为,派一架运输直升机前往交战地点,而不是铺路鹰之类的专用直升机,让增援行动看起来非常业余,其背后可能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也有人认为,正是美国媒体和不遗余力地宣传,海豹六队成了人尽皆知的英雄,也变成了被袭击的目标。
支奴干事件之后,海豹六队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他们依然活跃在特战前线,但在媒体上只剩下了一个名字,再无细节。
2020年10月26日清晨,美国公民菲利普·沃尔顿在尼日尔南部马萨拉塔的农场被7名武装人员绑架。3天后,海豹六队根据CIA的情报进行了一次精确行动,成功营救了沃尔顿,并杀死了6名绑匪。
这是海豹六队公开的最近一次行动,他们没有消失,依然存在,依然还是战斗力爆棚,不过对外则收敛了很多。
或者也可以说,在击毙本之前和之后,海豹六队并没有什么不同,唯一特殊的,可能就是击毙本事件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