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皇家宫殿、山西晋商大院、南方园林旅游,人们经常会被美妙绝伦的中国古代建筑吸引。讲解员会说“中国古代建筑用的是榫卯结构,不用一颗钉子修建的”,事实真是这样的吗?木作当中最常见的结构方式——榫卯(mǎo),广泛运用于中式建筑、家具及其他木制构件上。通过凸凹部分的拼插嵌接,将不同的部分连接为一体。凸的部分叫榫(又叫榫头),凹进去的叫卯(也叫榫窝,卯口)。
上世纪70年代,从河姆渡文化遗址(距今约7000年前,遗址分布于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地区)发现的干栏式房屋的遗存上,我们就看到了榫卯的使用,方榫、圆榫、燕尾榫、企口榫等等,成为我国可追溯最早的榫卯使用实例。不过,榫卯结构并非中国独有。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同样在距今7000年前的时间里,德国莱比锡附近的一处属于多瑙河谷文明第一阶段(又叫线性陶文化,属于农耕社区)的遗址中也发现了使用榫卯结构的干栏式房屋、井字结构的水井等。
现代钉子通常是细长的圆柱形,一端有一个尖,另一端有一个平面。材质通常是由铁丝制成,也有不锈钢、铜、铝或其他材料制成的钉子。公元前3400年,古埃及就出现了青铜材质的钉子。2000多年前的古罗马时期,欧洲人通过金属的浇筑和塑形等方法,基本掌握了熟制铁钉的生产制造。中国铁制品的广泛使用始于汉代,受中国古人“天人合一”“取法自然”哲学思想的影响,同时由于缺少优良的粘合材料,中国古代建筑的构件形成了以榫卯连接为主,木销连接、铁钉连接和材料拼接等方法为辅的连接方式。
真的“不需要一根钉子”吗?这其实是一个误解。《阿房宫赋》中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大意是阿房宫耗费巨大,“致使承重的柱子比田地里的农夫还多;架梁的椽子比织布的女工还多;梁柱上的钉帽熠熠生辉,比仓库里粟粒还多。“钉头磷磷”四字,代表着着在唐人杜牧的认知里,盛大恢弘的宫殿里会使用大量的钉子,钉帽裸露在外,还成为了一种华丽的装饰。宋人李诫所著的《营造法式》,最后一卷赫然写着“诸作用钉料例、诸作用胶料例”。
古建筑的建造是用榫卯技术,不用钉子的说法谬传已久,其实,中国古代建筑是榫卯技术和包括钉子在内的多种联合连接技术的综合体。